中新網山西新聞3月14日電 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(qū)某生物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內,工人們正忙碌地生產春耕急需的有機肥料;在大同陽高縣,尿素、復合肥、除草劑等有序堆放,一袋袋有機肥被運往各村農資站,奔赴田間地頭……為確保糧食生產“開門穩(wěn)”,山西大同上下行動,搶抓農時,開展春耕備耕工作。
大同市各農資公司積極開展化肥、種子、地膜等農資儲備工作,實施“綠色農資”升級行動,積極推廣水溶肥、有機肥、配方肥、微生物肥和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等環(huán)保優(yōu)質農資,推廣噴微灌、滴灌水肥一體化節(jié)水技術和配方施肥等綠色高產高效生產技術服務,推動綠色農業(yè)發(fā)展。
在農機供應方面,大同市及早下達農機購置補貼資金,全力確保農機供應數量充足。按照“選用好機、備足農機、把機用好”總體思路,全市已下達中央、省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506萬元,積極開展農機春耕備耕專項行動,計劃投入春季生產農機具3.34萬臺,目前已檢修農機具8700臺,投入使用3500臺,培訓農機手、修理工1218人。
在農資供應方面,全年化肥、種子、地膜用量預計分別達22.8萬噸、3.4萬噸、0.76萬噸,大同市9家農資生產企業(yè)加緊生產保障供應,112家農資經營門店積極進貨備貨。目前,已完成需求量82%以上的儲備工作,同時農業(yè)執(zhí)法部門積極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,嚴格把控農資質量安全關。
此外,各部門凝聚合力,筑牢農技、防災、控病“三農”防線。各級涉農部門聯(lián)動,利用去冬今春農閑時間,組織大同市1207名農技人員開展進村入戶技術服務,包縣包村包主體,到村到戶到田頭,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,全覆蓋開展農技服務宣講政策,截至目前共培訓160場次9710人次,針對雨雪降溫天氣開展技術服務指導60人次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解決困難問題15件。
氣象、農業(yè)、應急等部門聯(lián)動,綜合分析研判氣象變化趨勢,發(fā)布災害天氣應對防范預警15次,督促落實災害防范應對工作。同時,各縣區(qū)分區(qū)域、分作物、分階段細化病蟲害防治措施,提前做好藥劑藥械以及作業(yè)準備,大力推廣種子包衣、高巧拌種等病蟲害防治技術,確保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%以內。(完)
(馬靜波 宋佳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