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“搬”出美好新生活 山西長治屯留加快推進壓煤村莊整體搬遷
2025年06月26日 11:16
來源:中新網山西

  中新網山西新聞6月26日電 炎炎夏日,走進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(qū)壓煤村莊整體搬遷項目小區(qū)建設現場,高塔聳立、機器轟鳴,充滿希望的安置新房拔地而起。工人們正抓進度、搶工期,以“滿弓”狀態(tài),力促項目如期完工。

  約8公里外的李高鄉(xiāng)下李高村,鄉(xiāng)親們也是一片忙碌——有人給老房子拍紀念照,有人來到村頭新建的“農耕房”里“探班”,也有人邊收拾行李邊念叨“這灶臺用了20年呢”,然后轉頭又與家人展望起新家要買什么家具……

  在這熱火朝天的“建”與戀戀不舍的“遷”之間,屯留區(qū)用行動踐行“民呼我為”,將“為民辦實事”的莊嚴承諾轉化為群眾可感可知的幸福實景。

  “搬”不僅是當下的安居之需,更是長遠的發(fā)展之計。屯留區(qū)煤炭資源富集,目前有潞安化工集團所屬的余吾、古城、常村、王莊、郭莊5座生產礦井。長期的煤炭采挖,給周邊村莊帶來地面塌陷、道路裂縫、房屋損壞、水源地破壞、地質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惡化等問題,為此群眾反映強烈。

  “何時搬?怎么搬?往哪搬?”這些都曾是縈繞在鄉(xiāng)親們心頭的疑問。如今,隨著屯留區(qū)壓煤村莊整體搬遷項目全面推進,這些疑慮終于有了明確答案:

  采取“先搬后采、邊采邊填,分級分類、積蓄資金、系統治理、久久為功”的治理策略,屯留區(qū)明確3年至5年內搬遷29個村,共涉及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、中心),轉移農村人口1.7萬余人。

  秉持“全區(qū)一盤棋、各礦一體化”準則,既尊重私有財產,更堅持集體屬性,該區(qū)以“不動產補償到位、安置房無償分配”的方式,實現補償與安置脫鉤,最大程度實現公平公正。

  堅持“集體行動、自愿選擇和絕大多數”原則,全村90%以上的住戶同意搬遷,方可實施;否則變更采掘方案、設置安全煤柱,“不強迫、不談判、不反復”。

  一項項創(chuàng)新務實的舉措,既破解了過往“先破壞后治理”的弊病,又實現從“政府推動”到“群眾主動”、從“要我搬”到“我要搬”的轉變。

  目標既定,弓滿弦張。屯留區(qū)成立以區(qū)委書記、區(qū)長“雙掛帥”的壓煤村莊搬遷工作領導組,統一領導和組織推進搬遷工作。領導組下設6個工作專班,明確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、中心)黨委書記為屬地第一責任人,村黨支部書記為直接責任人,每村派駐一個工作組、制定個性化方案、建立一本問題臺賬、每周召開一次推進會、每月開展一次民意測評,確保任務到崗、責任到人,助推搬遷工作有序進行。

  安置點不僅要建好房子,還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。充分考慮群眾大規(guī)模搬遷進城后的現實需求,安置區(qū)提前設計系統化的保障措施,高標準打造嵌入式社區(qū)服務綜合體,涵蓋養(yǎng)老托育、家政便民、健康服務、體育健身、文化休閑、兒童游憩等社區(qū)服務,讓搬遷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優(yōu)質普惠公共服務,努力讓鄉(xiāng)親們“搬得安心、住得舒心、過得順心”。

  以系統思維統籌謀劃,以創(chuàng)新機制破解難題,以民生情懷推進落實,屯留區(qū)堅持問題導向、積極回應群眾關心關切,把壓煤村莊整體搬遷作為“釋放煤炭產能、保障群眾安居、優(yōu)化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”的核心工程,用服務群眾、推動發(fā)展的實際行動,書寫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。(完)

  (長治市新聞中心供稿)

【編輯:任曼曼】
中新圖片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