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太原8月23日電 (記者 胡健)胡氏夸父蛉,這一存在于1.36億年前晚白堊世時期的已滅絕物種,如今以琥珀的形象“重現(xiàn)地球”。
山西博物院主辦的“凝固的時光——世界蟲珀珍品展”23日開展,展覽匯聚了亞洲、歐洲、美洲地區(qū)的439件蟲珀,將億萬年前的琥珀展于世人,并詮釋出東西方在琥珀上的文化差異。
琥珀是中生代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的松柏科、杉科、豆科等植物的樹脂,被埋藏在地下,經(jīng)歷億萬年沉積、搬運等地質作用和生物、化學作用后形成的樹脂化石。
一件發(fā)現(xiàn)于緬甸的胡氏多齒夸父蛉蟲珀標本是本次展覽的亮點。據(jù)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劉丹介紹,此前,胡氏夸父蛉被中國的古生物學家鑒定為新發(fā)現(xiàn)昆蟲新種,相關研究論文發(fā)表于世界權威期刊上,為中國科學界在古生物研究領域增添了新豐碑。
火焰花綻放的瞬間、古生物捕獵的瞬間、動物交配的瞬間……定格在經(jīng)過億萬年地質作用形成的琥珀中,正如展覽陳述的那樣,“那些被封印在樹脂里的昆蟲情侶,有的深情對視、有的緊緊纏繞……琥珀定格了它們的浪漫時刻,讓它們穿越億萬年時光,至今恩愛如初”。
早在先秦時期,中國就有關于琥珀的文字記載!渡胶=(jīng)·南山經(jīng)》:“麗之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海,其中多育沛,佩之無瘕疾!逼渲械摹坝妗本褪晴辍L扑螘r期,隨著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鼎盛,琥珀原料大量流入中國。明清時期,人們多將琥珀用于首飾、服飾之上,使用范圍和功能都進一步拓展。
在歐洲,琥珀被稱為“北方黃金”“女神之淚”,有超過1萬年的開發(fā)利用史。波蘭人認為琥珀是諾亞在經(jīng)歷40天不間斷大雨時流出的眼淚。希臘神話中,琥珀被訴說成一段悲傷的親情故事。
據(jù)劉丹介紹,琥珀之路是一條古代運輸琥珀的貿易道路,也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商貿通道。琥珀之路的開通,使歐洲大陸南北得以貫通,與絲綢之路等商路的對接增進了歐、亞、非各大洲的商貿往來,使當時較為落后的歐洲從東方文明古國換回了先進的文明,促進了歐洲的發(fā)展。(完)